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無遮普施,平等人我----慈明寺水陸大法會小記


學佛以來,參加團體共修以禪一、禪七、佛三、佛七共修活動為多,其他類型法會經驗較少。四月中在台中法華寺有首次瑜伽焰口法會體驗,看到無遮施食、普濟六道群靈的儀軌內容包含著廣大無量的慈悲心,使我難以克制,涕泗縱橫,激動不已。也想起多年前在法鼓山兒童學佛營幹部訓練營隊中,首次聽到上徹天堂、下通幽冥的叩鐘偈,慈願普被,遍及三界四生、九幽十類,滿滿的悲心流露,亦令我涕零如雨。
今年,適逢台中慈明寺建寺六十周年,自四月二十一日至四月二十七日,假台中世貿中心擴大啟建水陸大法會,因緣際會也利用工作之餘參加了四個時段的法會,雖因工作塵勞而無法全程參與,然而僅僅是授幽冥戒、五大士焰口、圓滿供、圓滿香、送判宣疏,已體驗到水陸空無遮大法會的極致悲心。
法會除了對六道群靈的平等無遮普施,另有幾項特色:遵古制儀軌而設計的禮懺環境,設計情境法會劇場;仁王護國祈願,祈願化解災難、社會安寧、國家富強、人民安樂;以一百七十五萬捐贈二十五個社福團體來回饋十方;不同於一般的任意放生,而是強調「戒殺放生從口做起」,發放二千五百個環保勸素便當,以勸導素食取代放生;此外更有結合人文藝術,將佛法融入生活的生活禪展覽活動,讓大眾明白,修行可以完全貼近生活。
整個會場內外上下都非常莊嚴可喜,身著咖啡色背心的義工菩薩們多是笑容可掬。偶而見到主法住持和尚常在法師慢步走過廊道,也是親切莊嚴。尤其是屢屢看到統攝一切事務的當家師父自誠法師從內壇、外壇到各小壇到服務台、從服務台又到各個工作室小間、功德主休息室等,身處人、事、物的紛繁忙碌中,腳步依然安定踏實,言談間依然不疾不徐,鞋履所及,僧衣飄飄,絲毫未有躁急之氣,或許這就是大修行者戒定慧功夫的具體表現吧!
壇內的香燈師、正表法師、副表法師、及其他執奏法器法師,如法如儀的讓法會順利進行。香燈師嗓音清澈,正副表法師則梵唄高唱,在高低互顯、抑揚頓挫、流韻婉轉之間讓大眾攝心莊嚴,隨文起觀,充分融入法會的大慈悲心境中。聽到了熟悉本就令人讚嘆不已的本松法師的清亮嗓音,還有果印法師聲腔清揚婉轉,及曾於四月中在法華寺焰口法會聽過且印象深刻,與主法法師自誠法師搭配的幾位法師,都是妙音溜亮朗爽,俱使法會莊嚴至極。《法華經》云:「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這場法會中,梵唄者莊嚴慈悲、聽頌隨文起觀者法喜充滿,滿滿的悲心肅穆之中,想,赴會的六道群靈或者亦皆已得度矣。
整整七天法會,雖只有緣參與短暫幾堂法會,但短短四個半天的參與過程,從中反思了自己、也從眾多事件相狀中體會到修行法要。
水陸法會是「無遮大會」也是一種「懺法」,以大慈悲心普濟群靈,功德平等布施,至為殊勝。既是無遮、普施,當以無分別心來為六道群靈祈福祝願:從今往後離苦得樂,最終當得「聖眾請歸雲路,六道眾生往生淨土」。既有如此的大悲心,不該只是為無形的六道群靈,更該以平等慈悲心相待會場所見的義工菩薩、擦肩而過的會眾、認識不認識的道友、乃至世貿中心的工作人員,甚或只是路過的路人甲乙。
因為是「無遮」、因為是懺法,所以更加提醒自己必須「自覺」的懺除習氣,檢視自己是否帶著貪、嗔、痴、慢、疑的心毒來此莊嚴盛會?是否貪著飲食、名、利?是否嗔恚他人的某些言行舉止?是否愚痴不解法會真義?是否在某種優越感中起了貢高我慢心而傲視他人?是否對三寶及法會的大悲心尚有疑惑?
我以為在「無遮法會」中,尤其貪、嗔、慢,最是大忌,既是「無遮」於六道群靈無形眾生,又怎能因為「貪」而損及人道眾生利益?怎能因為「嗔」而與人道眾生結惡緣?怎能因為「慢」而不平等相待身邊有緣的人道眾生?
相狀背後有道,除了深深體會此「法會之王」的大慈大悲、法師的梵唄莊嚴、會眾的虔誠之心、義工菩薩的奉獻付出,但願更加謹記此番思索,或許這是更深刻的意義所在,也是平等對待自己、讓自己得到修學進步契機的一種「無遮」呢!

【附記】
自誠法師非常慈悲,思及眾生清涼之需,在廊道上設置免費霜淇淋提供「簽名」即可換取一次霜淇淋的賞味服務,法會圓滿日甚至提供「免簽」服務,讓大家的笑容都充滿巧克力與香草的甜蜜蜜香氣。圓滿日這天的休息時間,因為專司霜淇淋機的義工菩薩不在現場,正巧讓有閒空的我也有幸為大家服務,笨拙的用餅乾筒裝盛擠出的雙色霜淇淋,雖不是最美觀但也不損及美味,幸好大眾也都開開心心的道謝享用,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後來,負責的老菩薩師兄出現了,指導我該如何使霜淇淋旋轉出漂亮的形狀,一看,真的是漂漂亮亮的螺旋霜淇淋……心想,果然還是「術業有專攻」啊!^^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春分時節醉,雲嵐花間




家裡的花旗木落花已鋪墜滿地,落英繽紛的季節,武陵人有個奇幻桃花源之旅、黛玉則葬花傷春,而吾人視娑婆為塵旅一遭,是否該以落花為透視無常的一帖良藥?既如此,不妨來趟「上山採藥」之雲遊行。
春分過後,偕同阿爸、阿母和姑姑前往嘉義瑞里尋賞傳說中的紫色浪漫----紫藤花。從竹崎入山,循166縣道蜿蜒直上,昨日一場雨,今日鄉間氣息猶潤濕微涼,車行山間,雲、樹、鳥聲相伴,春日好旅行,如此淡雅。
和阿爸、阿母、姑姑出遊,這樣子的旅伴組合還是第一次。聽著三位長輩時而稱讚山色美麗、景觀遙闊;偶或姑姑指著山谷對向的大山說:「那裡就是太平雲梯。」或說著表弟譽騰任職華山基金會,服務山區獨居老人的狀況;更多的是閒聊著共同的家族回憶……開車之餘,多數時間扮演聽眾的角色,津津有味聽著溫暖的故事。
途經太興,被一幅山嵐輕攏茶田與谷地村莊的美景吸引,這本是人間仙境吧!美得很清靈。


穿過幾重山水,已接近瑞里,忽見路旁有個簡單小工寮、簡單檯子、高掛「香糖」字牌。雖未停車,但確知這是瑞里著名的自製香糖,或許冬季製糖正盛的時節再來一探究竟吧!
第一站停留瑞里茶壺餐廳外停車場,但見歐式黑色紫藤花架上綴飾著串串紫色花串,雖非滿布,亦可差強人意。漫步其間,也是浪漫。


第二站停留源興宮前,才10點左右,不如就來個紫色浪漫的早茶吧!源興宮對面有一爿咖啡館,向山的那面露台廊道攀著紫藤,小小的美好正在這裡等待我們共享。







輕輕走進露台,瞥見雅緻的桌面還綴著落下的紫藤花朵,不經意的瞬間就是一道花景。點了當地自產咖啡豆烘焙的精品咖啡及乳酪蛋糕。看著一輩子務農養大女兒們的阿爸、阿母喝著咖啡、吃著乳酪蛋糕,心中油然一股不捨,他們很少這樣悠閒享受生活的啊!


偶一陣山風,紫藤特有的甜香迎面撲鼻,還帶來蜜蜂幸福飽餐的嗡嗡聲,這畫面真的是歲月靜好。


小公主咖啡年輕的老闆娘告訴我們頂石桌還有條櫻之道可以賞櫻。我們說走就走,興之所至,就取道太和、奮起湖,再往石桌前進。
過了瑞里,轉162甲縣道,行經太和,也是嘉義著名的茶鄉,在雲環霧繞的山谷間,恰巧好似一條雲龍騰升而起,潤澤清新的空氣裡,溪谷的聚落與茶田都在雲龍的護念下而獲得滋養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兒仙氣特濃,人們是否也如王子喬一般的淡然灑脫?


很快就到了奮起湖,久違的18號蒸汽火車頭仍在倉庫裡供人瞻仰歷史,我的好多年輕時的回憶也藏在18號蒸汽火車頭裡呢!如今又要再添一筆----關於阿爸、阿母、姑姑、奮起湖野餐和18號蒸汽火車頭的一紙史頁。



奮起湖老街依然是懷舊古風,玻璃櫥裡的「白熊脂潤膚霜」讓我想起前陣子的「明星花露水」之亂,突然又意識流的想到:家裡那瓶尚未拆封的明星花露水,過陣子可能可以賣個好價錢吧!據說網路上不是都喊到十倍價格了嗎?哈哈!不過,下次大掃除時可能就會拆封用來拖地,或者用噴霧瓶來灑香香了吧!
頂石桌櫻之道算山上最後一站了,已是花末時節,花朵不多,也還仍可想見全盛時的粉霧模樣,走在花間的木梯棧道,風味很足,還有一隻老狗兒氣喘吁吁的為我們帶路,我們停留拍照,牠就停步回首等待,深情如此,彷彿已在這海拔千餘公尺的山林,等我們許久……




將要結束一天的輕旅行,下山後,彎進阿里山腳下的旺萊山愛情大草原。這一片近幾年興起的觀光景點,從無到有、從一片雜草林到如今有了人工建物愛情圖書館及老少咸宜的大草原,也是我們看著一點一滴成形的,每個方位都有我和家人們的足履痕跡,悲歡離合,數不清的滋味。今天就在這兒寫上這趟花間之旅的終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