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愛上蛋黃果


每天做定課、迴向,總得憶想過一遍累生累劫父母、師長、眷屬等,屬於無數前生的,沒有具體樣子,自然只能依文字相、聲相在心裡過一趟;而現生三等內的親密眷屬,不論已逝或健在的,音容樣貌天天都一一在腦海中掃瞄過。已逝的外婆、爺爺、奶奶、妹妹,天天都還活在心中……。
對於人的回憶常連帶伴有一些具體的物象或五官感受,譬如對於爺爺,總是會和嘉寶果(樹葡萄)、蛋黃果(仙桃)、各品茶花等花、果繫聯一起,對我而言,那就是爺爺的象徵。


務農的爺爺種了好多蛋黃果,當時小小年紀的我也曾在採收成堆的蛋黃果堆裡頭抓著濕布幫忙擦拭果皮,以備裝箱送果菜市場販售。雖然果色、果形都漂亮得很,卻從不是我愛吃的水果。而且,說是水果,成熟果肉卻呈現如蛋黃般缺乏水分的鬆軟狀態,味道也不算佳好,以致一直沒有喜歡它,長久以來一直如此。
直到這些年,假日回老家總要走幾趟後山步道,從塵囂進入清淨地,特別能體會出幸福味,也格外珍惜。在蛋黃果成熟期,偶見「在欉紅」的蛋黃果落在地上,破裂的口子露出澄黃鬆軟的果肉,若正好尚未讓鳥兒們捷足先登而充滿鳥喙痕跡,那完整漂亮的黃澄澄的裂口,竟然讓我有了垂涎的感覺……,拾起、拭去泥土、剝成兩半、吃了一口……不可思議啊,怎麼會這麼香甜呢!竟然,我愛上蛋黃果了!

經眾多鳥喙品賞過的蛋黃果



阿母說山上種的是特好吃的品種,形狀好看、沒有澀味、又香又甜,和以前的品種不同。
或許這是我愛上蛋黃果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年紀大了,懂得有些味道也不純然只是好吃與否的問題,可能也伴隨著回憶,可供品嘗生命的滋味吧!
我喜歡蛋黃果微軟、果皮微裂開時,直接用手掰開成兩半,果肉金黃鬆香,這時候最好吃,而且有飽足感,但不會胖。若再熟一點,果肉就慢慢會出水呈現較軟爛的狀態,味道更甜,但是我不偏好軟爛的口感,所以不會讓蛋黃果熟成到此境地。



蛋黃果,學名Pouteria campechiana,原產南美洲,1929年引進台灣,種植在嘉義農試所。果實初為綠色,成熟時轉橙黃色、光滑,果肉橘黃,肉質柔軟少水分,乾鬆一如煮熟蛋黃,因而稱之為「蛋黃果」,英文名為egg-fruit。因外型像桃子,在台灣還有個仙氣的俗名:仙桃,是台灣傳統廟宇拜拜時常用的吉利水果,但是在市場上並不普及,可能正是因為果肉水分少、太乾鬆,較不受普羅大眾喜好。然而,喜愛的人卻很能享受這樣的美味極品,大約是真正有口福的人了。
根據《康健雜誌》〈原來它也是超級食物!祕魯的金黃色水果——仙桃〉報導,仙桃具有抗氧化、護眼、保持腸胃道健康的功效,也引述中國農業部「亞熱帶蔬果品質監測中心」發表的一篇期刊指出,蛋黃果含有14種礦物質,其中含量較高的是鉀、鈉、鈣、鎂和磷。另外和其他黃色蔬果一樣,仙桃富含能抗氧化和保護眼睛的β-胡蘿蔔素。(參見《康健雜誌》〈原來它也是超級食物!祕魯的金黃色水果——仙桃〉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6474
自從愛上蛋黃果,每逢產季,總要從老家帶上一袋,以供解饞、解鄉愁。
如今,蛋黃果不只是家裡老長輩們的水果了,我也傳承上這般的家族好味道囉!

發現youtuber頻道emmymadeinjapan有支影片介紹蛋黃果,是好吃的呢!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I5GXbZBws

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檸檬山竹」與傳說中的「金星木星同框」


是說,「檸檬山竹」和「金星木星同框」這兩件事物有高度相關嗎?XD
周末在山上看到檸檬山竹熟了幾顆,小小的,黃色皮,剝開外皮露出白色果肉,大概十元硬幣大小的果實,去了皮之後,果肉更小,但是果肉略有分瓣依然隱約可辨。味道酸酸微帶甜味,與山竹的味道真的很像呢!(雖然,距離上一次吃美味的山竹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QQ




檸檬山竹,據說又稱作爪哇鳳果、大葉鳳果,還有種苗商把檸檬山竹小苗充作正宗山竹苗來販賣,買者直到開花結果了才知道原來被騙了……。這世道,真的是什麼樣的詐騙都有啊。
有個網頁https://raywang1016.pixnet.net/blog/post/304567178介紹檸檬山竹,釐清名稱也很清楚,雖然內容上說很酸不好吃,我卻覺得有一種甘酸滋味,頗愛呢!


走在山上,可以有黃熟的檸檬山竹解渴,是一種小確幸。而,收假日的傍晚,在學校操場運動時,可以偶然見到所謂的「下次要看,得等到2021年的金星木星同框」那又是一種驚喜。
24日傍晚,西天夕照,彩雲霞光綴點天際,草地操場上有小孩遊戲、玩球的清脆笑聲,跑道上有老少男女或跑或走的快慢身影,各自都是開心的。
尤其喜歡在繞向面對西天的時候,抬頭看瞬息變化萬千的雲霞夕暉,這一圈看著驚艷,下一圈或許減色幾分了。天地無語,但,天地時時刻刻都在演示著「無常」呢。
今天最後一圈時,天空已呈現即將入夜的藍紫色調,一條條絮狀雲朵自然有一種美感,正當舉起手機想拍下這一刻的美麗,卻被鏡頭裡的兩個小亮點吸引,心想:咦,不是應該只有一顆金星嗎?怎麼會有兩顆?豁然才想起白天在「掃」新聞標題時彷彿有「金星星同框」這樣的字眼……果然真的太幸運了,無心追星卻無意間追到兩顆明星同框。



天空中最明亮的行星----金星與木星,在今天晚上10點將會「合」,但是傍晚時分即可見兩星在西方低空相映,鏡頭裡的兩顆星就是金星與木星了。與兩顆星的巧妙相遇,又添周末的一樁小確幸。


報導說:天文館表示,「合」是指天體具有相同的經度,由於太陽系的行星均在黃道面附近公轉,因此行星相合時,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就相當接近。尤其金星和木星分別是全天空第1和第2亮的行星,以此次合來說木星為-1.9等,金星達-3.9等,因此很容易辨認與觀察,所以每當金星和木星接近的時候,都會引起眾人的注意。天文館表示,此次金星與木星雖然看起來很接近,其實只是在視線方向上相近,兩星間真實的距離約有7億公里之遙,由於金星合木星沒有明顯週期,上一次金星合木星發生在2019610日,下一次會在2021211日,距離僅0.44度。(以上文字引自https://tw.news.yahoo.com/%E9%87%91%E6%98%9F-%E6%9C%A8%E6%98%9F%E5%90%8C%E6%A1%86-%E8%B6%85%E5%90%B8%E7%9D%9B%E5%A4%A9%E6%96%87%E7%BE%8E%E6%99%AF24%E6%97%A5%E4%B8%8A%E6%BC%94-113021077.html



說起來也是一種美麗的錯誤。兩顆行星明明就相距那麼遠,但身在地球的我們卻因為角度的關係,而浪漫的認為兩星相合,是人類移情作用了?還是我們都還是充滿著嚮往幸福的心呢?
那麼,牛郎織女星呢?他倆應該相隔更遠了吧?然而,兩顆心是否可以突破一切阻礙,仍舊相知相守?
人們的眼中心中,看的想的,是科學家的數據----真實?或是詩人的想像----美麗?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除了落霞與孤鶩,還有豐收的田家福



秋日向來是詩人最愛歌詠的歲時節令,因肅殺之氣而悲秋也好;愛那一林使人停車醉賞的楓紅也罷;更有如六一居士能理清邏輯關係,而以「念誰爲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為秋聲之生悲引痛來平反,無一不是對秋日的歌詠!
秋天,總是有那麼多值得書寫的故事!
白露之後,栗子已經掉滿地,從裂開的綠色將轉為枯葉色的帶刺外殼中,跳迸出許多尚有一層咖啡色硬殼的栗子,在地上滾動著。看著滾動的栗子,彷彿就嗅聞到糖炒栗子誘人的膩香,那可真是秋天的好滋味。


沒有任何裝備,只是在栗子樹下隨緣撿拾了一些,用姑婆芋葉包捲妥當,帶下山去,或許晚餐可以有一鍋令人垂涎的栗香炊飯,品嘗真正的美味的秋天。
再一個多月就是霜降了。在枝頭上發現了早開的粉色櫻花,誰說秋天只有楓紅?可還有櫻粉絕色呢!


霜降之後,說是可以採收茶果了。
茶油拌飯拌麵,那熱騰騰的特殊香味,引人食指大動。而且又是高質量、極有營養的油品,是養生餐桌上不可少的一瓶。



今年開始有茶籽可以採收,綠皮、黃綠皮的茶果,偶而也帶點紅色塊,硬實無比,必須在陽光下曝曬,自然裂開之後,才能取出內藏的咖啡色茶籽。茶籽尚需日曬一段時日,據說必須能夠點火可燃的程度才達到可榨油的標準。從採果、日曬、取籽、日曬、榨油……這一趟下來可都不是簡單輕鬆的過程,一瓶茶油可謂是「滴滴皆辛苦」呢!


看著金秋陽光下的茶果作著日光浴,然後一顆一顆的順著自然紋路裂開,或三瓣、或四瓣,彷彿聽到了極輕極微的剝剝裂響,原來,秋收的喜悅是可以這麼輕微卻又濃厚的啊!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關於眷屬的夏之紀事


貪、嗔、癡三毒使得眾生輪迴六道,無有出期,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三毒總是不斷的伴隨我們的心念,出現在生命之中,與外境相應而造作各種善業或是惡業,繼續積累著投生下一世(或三善道、或三惡道)的輪迴資糧。
雖說「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但正就是因為這一念心夾雜了無始劫來積存在八識田中的有漏善惡因種,面對外境(人事物等)常常就相應了,而產生了喜惡,進而執取,乃至又有身口意上的造作,然後繼續成為下一生輪迴的因種,……就這樣不斷的在「因」成「果」,「果」又造就新的「因」,此「因」又長成新的「果」,……不斷不斷的互為因果、因果互存的相續中,我們就在六道中不斷輪迴,無有出期。
這樣看來,人生的每一件事彷彿都是一張考試題目,都在考驗我們能否跳脫六道輪迴,每個人似乎也都有最容易卡關的考卷類型。有人主考情關、有人逢金錢考必倒、有人一生都在乎名聲形象、有人總是迷於美食、有人永遠無法控制脾氣或疑神疑鬼的心……財、色、名、食、睡、貪、嗔、癡、慢、疑,無一不是人性的弱點,無一不是輪迴的元素。



春花璀燦過後,迎來「佳木秀而繁陰」的夏季,翠碧的落羽松正是佳木秀,除此,也還有不少屬於夏之芳馨的花朵。鳶尾花美麗極了、梔子花純潔香濃、雨水滋潤後的火球花與七里香忒清新。


那是梅雨綿密的夏初五月早上。已經八十歲、還有著一對人工膝蓋骨的伯父,戴著斗笠、全身濕淋淋揹著一籮筐桂竹筍送來給我們,才剛冒雨上山採來的,筍根折口還滴著雨水、透著清鮮筍味。屋簷外還下著不曾停過的雨,阿爸阿母和伯父在屋簷下聊著,我心裡想著的是伯父一生務農,如今八十歲,早有了曾孫,農地也給兒子經營了,也該可以真正頤養天年了;但勤勞成性且對兒孫輩總是多情的老農總是放不下,要幫兒子疏果、採果;要幫兒子施肥;要趕上時機採筍免得春雨豐沛使它們長高成竹了……雖說看到伯父還如此康健而感到歡喜(比起手無縛雞之力的我不知勝過幾倍),但心下總是不忍,想,如果可以逗弄逗弄曾孫、喝喝老人茶、閒時與朋友閒嗑牙、偶而山上海邊旅遊、放不下土地那就蒔花弄草……這樣該多好!但,也就是我自己想想罷,伯父的生活方式,有著他的許多考量與選擇,畢竟,伯父是個多情的老農夫又是個多情的老父親。
目送伯父回家之後,幫著阿爸阿母處理一籮筐的桂竹筍,雖然喜歡吃辣炒桂竹筍,今天卻是第一次知道且親身參與,原來是這麼處理新鮮桂竹筍的:去殼、清水煮沸殺青,待涼然後就可以趁鮮料理或冰存待用。



桂竹筍總會讓我想起嫁去燕巢的高中同學綉婷。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綉婷已被她的真命天子帶回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前去燕巢拜訪綉婷,看她在婆家廚房熟練操刀處理桶筍,拍扁、切段、然後熱炒變成一道美味菜餚……當時我還是個在書本堆打滾的學生,也不擅長料理,當然更不會懂得作人媳婦的滋味,那天簡直把已是人妻的綉婷與桶筍的那一幕當作是偶像劇在看,且帶點崇拜,至今仍鮮明不減。雖後來各自忙碌、疏於聯絡,乃至失去聯絡,如今也不知道綉婷過得如何,但桂竹筍總能讓我想起她。


和伯父一家很親,大堂哥的二子一女還是嬰幼兒時期,是我們的「小玩偶」,常抱來家裡玩耍,當然也得餵奶、餵飯、把屎把尿、哄睡、伴遊,當時可磨練出不少足以擔當保姆的技巧。一直很喜歡小孩子,這三個姪兒女可該是功臣之一,因為與幼童純真時期的他們互動時,總是那麼開心可人。
看著他們一路成長,小學、國中、高中、大學、求職、工作……,生活圈不同了,價值觀差異大了,身心的距離也都遠了,親近度不復如往。逢年過節偶而相見,他們笑著問候姑姑,姑姑也會表達關心他們的生活工作狀況,然後下次見面可能又是一年後了。
今年端午節,知道姪女從台北回來,特地找她相聚喝下午茶,聽她聊工作狀況,第一份工作在媒體公司,工作團隊負責製作電視台外包的綜藝節目,沒日沒夜沒假日的幕後工作,辛苦但也鍛鍊出基本功,後來轉職電視台,目前仍以菜鳥之姿努力的在職場學習。


眼前這個25歲的大女孩,眼睛閃亮亮、笑容燦爛無比,談著職場上很照顧她、提拔她的姊姊,還有各種不同個性的長官、同事、節目來賓及同行的一些趣事等,我突然發現,這個小時候被稱為「妹妹豬」的可愛小蘿莉,真的長大了,會分析人性、能理解家人、懂得與職場上各種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應對進退。各種改變當中,小孩變大人了、大人要變老人了……,所謂的「歲月催人老」,此時感受尤深哪!
閒聊中,姪女給我看她的ig,指頭在手機上滑著滑著,竟出現了我熟悉的照片,是妹妹與姪女三兄妹的合照。姪女ig文字寫著,是大哥傳給她的,非常想念小姑姑……。


多情的我們假裝若無其事的看著手機畫面,帶著笑容聊了一下這張照片,可眼睛卻都是濕潤的。照片中,四張美麗純真的笑容,咯咯咯的笑聲彷彿就在耳邊,如今三個小人兒都長大成人了,年華正盛的清秀大女孩則已遠離五濁惡世,徒使我們這些多情的家人滿懷思念,永遠有著斯人已遠逝,心中影婆娑的惆悵。
今天在9-1咖啡的下午茶,點了檸檬汁及水果優格,都是酸酸甜甜的滋味,或許,午茶點心早已為今天的相聚定調----酸酸甜甜的人生。職場人生……,無法回溯的童真歲月……,已不在身邊的遠遠離去的人兒……,曾經擁有過的還是那麼鮮明,還是感謝走過那麼一遭,給了彼此許多幸福歡悅,憶起當時,甜中帶酸,即使淚,也要笑著!



當今天的場景也又成為過去,在很久之後再次想起時,應也是酸酸甜甜的!
或許,我們這一家都是主考情關的吧!
      生命中各種相狀都是眾多因緣所致,有一些,經過努力可以獲得相對成果;有一些卻是在努力之後,竟只能看著結果不斷地偏離。多情者,若能擁有王徽之雪夜訪戴(戴安道),「乘興而行,興盡而返」那般的灑脫,付出時既不愧於自己的多情與彼此的心意,當生離死別的無常到來時,又可以寬懷,不著於情傷,該多好!
若想安然度過娑婆世界的磨練,不再陷入六道無限輪迴的泥淖中,所謂的貪嗔、癡、慢、疑,所謂的財、色、名、食、睡,種種大考小考,越在乎的越難考,卻越是要努力應考。
就從解讀人生的相狀開始,看透人生相狀之虛妄性,因緣和合虛妄起、因緣別離虛妄滅。看到相狀背後的「道」,提供一個解決方法,絕非無情,而是了知清透。
雖然,真的很難……。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受戒修淨業,自行化他人,淨土蓮花生



《淨土聖賢錄‧卷九‧宋  袁媼》
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心善良就好了,幹嘛受戒?」有如此觀念的人通常是不明就裡的外道,或者是雖自名為學佛者卻未真正深入理解佛陀教法的人。固然,佛陀僧團伊始並未有所謂的戒律,開始制戒有其人事背景,到如今,某些戒律內容的確可能有時代性的侷限而不完全適用,然而,戒律的精神卻始終未變,無非是防非止惡,並且使修行者可以藉此精進、開顯自性功德。
《菩薩瓔珞經》說:「有戒而犯,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強調的正是發菩提願、受菩薩戒的那份心。若是佛弟子,受佛淨戒後的淨業淨行,自然不同於一般人的善良言行,聖嚴師父《戒律學綱要》:「戒相的四大科目,如缺其一,便不能稱為持戒。戒法是佛所制的法規;戒體是一線相承,師師相授的無表色法,所熏的功德;戒行是由持戒所表的行為;戒相是持戒行為的差別現象。如果不能具備這四個條件(通稱為四科),雖然不殺不盜乃至不飲酒,也只算是守的世戒而非佛戒,守持世戒的功德是有限的。」可見,發菩薩願、受菩薩戒對於學佛者而言,至關重要。然而,受戒容易持戒難,受戒之後能敦勉自己持守禁戒,才是受戒的真正意義。
袁媼依止靈芝律師受菩薩戒之後,立即守戒,斷絕葷食飲酒,並篤修淨業,這樣的覺性與即知即行的決心,彷彿已預告了日後的善果,袁媼該是個「聽話的佛弟子」吧。《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依常理判斷,袁媼可能是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婦人,但她卻有著對佛陀戒律、對依止師父的強大信心,以身口意淨行啟動了戒、定、慧三無漏學,並且影響、感化了家人;更難能可貴的是二十年相續不斷,是怎樣純粹的發心、強大的願力,而能如此?後來袁媼示疾,仍不忘正法,禮請圓淨律師宣講佛法。想,袁媼真是個大善根者,年輕時知道持守淨戒、篤修淨業;年老時又深知正見正念對往生的重要性,示疾之時請圓淨律師宣說佛法,這正是智慧的抉擇,能使自己安住道法,不受疾病或臨終散亂心影響。這樣一個不識字的婦道人家,卻真正是把佛陀教法落實得非常確切的實修者,無怪乎,得以見佛菩薩眾,現前接引,端坐而化。
從袁媼的本事可知,長時熏修與關鍵時候(臨終)的保持正念,都是往生西方淨土的重要原因,而受菩薩戒更是加分不小的正行,正如《梵網經菩薩戒本》所載,受持菩薩戒可得五種利益:「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護。二者命終時,正見心歡喜。三者生生處,為諸菩薩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後世,性戒福慧滿。
既如此,那還等什麼呢?趕快發菩薩願、受菩薩戒吧!


【附錄】
原文:
袁媼,錢塘人。從靈芝受菩薩戒,即斷葷酒,篤修淨業,家人皆化之,如是二十年。一日,示疾,請圓淨律師說法,俄見佛菩薩眾,現前接引,端坐而化。

語譯:
袁婆婆,是錢塘人。曾依止靈芝律師受菩薩戒,受戒後立即斷絕葷腥飲食及飲酒,並且篤志修學淨土法門,她的家人也都受到她的感化。就這樣熏修了二十年。有一天,現疾病相,遂請圓淨律師為她說法,不一會兒,袁婆婆就看到佛菩薩聖眾現前來接引她,接著她就安坐往生淨土了。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舊雨新舖自然風之「9-1咖啡」


去年年初因緣際會,曾與幾位師兄姐相聚在「圓圓手作咖啡」共享佛法的午茶時光,席間法味充滿、咖啡香也令人回味。平價卻醇厚的咖啡CP值非常高,而且開在這境屬嘉義縣中埔鄉的台三線郊野,不是聚落密集之處,一爿小小的小屋,也僅有花樹圍繞的樸素戶外座位,勉強可坐六、七人,這樣的咖啡小店老闆娘是個漂亮的姐姐,到底是怎樣的初心讓這位漂亮姐姐開著這樣的咖啡小店呢?(「台3線與台18線上的「化城」遊」https://anipurebuddhism.blogspot.com/2018/01/318.html
認識漂亮的老闆娘謝謝妮姐姐之後,發現謝謝妮姐姐是個很會DIY、很細膩、巧手慧心的人。結束了非常小巧的「圓圓手作咖啡」之後,花了許多時間構思且自己動手布置新館,「9-1咖啡」終於在516日開始試賣。
這幾天全台都在超大雨彈襲擊範圍,今天午前中埔照例是一場超大陣雨,難得午後放晴片刻,趕緊前往位於18號省道(阿里山公路)約莫22.2公里處的「9-1咖啡」,外表就是常見一般的透天厝,未料,走進裡頭,秒切換模式,進入充滿自然風趣的幸福桃花源。
好久不見的謝謝妮姐姐在櫃檯內笑開懷地迎接我,那是一種正走在「正確」的路上的笑顏,有著初心、有著真誠、還有著摻了夢想調味的甜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應該就是這樣的吧!雖辛苦、雖疲憊,卻依然是充滿勁道。



除了飄著咖啡香的櫃台,還有設計感的牆面、置物小方格、許多雅緻的擺飾,自然趣的乾燥花草種子、文青風小物、還有足以使人噴發少女心的玩偶及可愛貓壁畫,可都是謝謝妮姐姐在家人協助之下布置出來的,自然、溫馨、精巧。姐姐也帶我上二樓看看即將完工,可供十多人聚會的空間,一整片卡漫風的貓壁畫牆面可愛極了,就待完工之時,應該是個很適合家族聚會、小型同學會、讀書會、小組社群會議的溫馨空間。




可惜今天要北上,匆促之間,沒能享受在店裡品啜咖啡的雅趣,只能外帶自己喜歡的太妃咖啡及為某人準備的拿鐵,趕在午後雷陣雨滂沱之前驅車北上。
下回吧,可以一個人來、或是夫妻情人倆來、或是親友揪團來,來此點個豐盛的餐點,早餐或午餐、或早午餐、更可以是下午茶,慢吃、慢喝、慢活,再來慢慢仔細瞧瞧這把乾燥花是什麼花?那串種子又是什麼種子?
這樣的美好,值得為自己、或為自己與家人朋友預約!

9-1咖啡
嘉義縣中埔鄉頂山門9-1
098664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