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歲末的懺悔、翻轉的祝福--靜好的半日行旅

農曆12月初一,歲末年終了,家家戶戶已隱隱有除舊布新的氛圍,屋舍翻新、外牆拉皮、家具汰舊、刷洗塵垢、添購新裝……,雖古典年味漸趨淡薄,然新年新氣象的心理期待畢竟還是有的。
如此這般的歲末,也是檢視反省自己言行的時刻。
都說農曆1224日是灶神、地基主、土地公爺爺、眾神等回返天庭述職,以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善惡的日子,每家戶這天都要準備豐富的祭禮,包含湯圓、糖果等,給神明吃黏黏吃甜甜,祈願能隱惡揚善,為人們遮些過、避些罪……,呵,這是哪位可愛的先民想出的辦法啊?
姑且不論日常衛護在我們周圍的眾神是否願意接受這麼簡單卻誠意滿滿的「賄賂」而代為隱惡揚善,但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豈能不自知功過而深自嘉勉或警惕懺悔?
12月初一這天,因緣際會之下,幾位學長恰恰有緣護持即將轉換人生跑道的鳳珠學長來一場歲末懺悔與祝福之半日行旅……
一行人近午時抵臨銅鑼九華山大興善寺,以最虔敬莊嚴的心,自山門行步入內,義工菩薩給予我們最有力的一聲祝福「阿彌陀佛!」,我們也開心回報以「阿彌陀佛!」同修之人無須太多言語,只需一句「阿彌陀佛」,雖今生未識,卻早知必是多生法緣牽引,方有此一句方便但莊嚴無比的問候與祝福!
立在莊嚴殿堂前,先以莊敬之心繞行蓮池地磚三匝,默想唯西方蓮池是我此生圓滿唯一去處;三匝後,帶著這樣的心,進入大殿,長跪懺悔,懺悔這一年來所有的惡行惡念,懺悔所有細微難以覺察的不善的起心動念,願蒙地藏菩薩之大願,向所有累劫以來乃至今生所有曾因我而受傷的一切眾生懺悔……。
懺悔之餘,也該感謝,感謝這一年所有陪伴在旁、再三護念的善緣,感謝此生乃至累劫以來,所有引導、衛護我得以朝向正法精進努力的法緣……雖緣聚緣散,一切因因緣和合而生,一切也將因因緣別離而滅,緣起緣滅之間,謹以最莊敬赤誠的心,默默感謝這些在我生命中曾如此重要的陪伴者。此後,秉持四依法,依法、依義、依智、依了義,不退不轉,朝正道而行,待彼此成就時,必莊嚴再見!
而此刻,瞥見一旁的鳳珠學長,正逢人生大轉變的此時,想必其心情尤為感動殊異。願四大菩薩中唯一現出家相的地藏菩薩以其大悲願賜予加被,佑護鳳珠學長修行度眾之路,遍學一切處,吉祥無礙!
在地藏菩薩的慈光中,身心一片寧靜祥泰。懺悔感恩之後告假,走出山門,繼續我們的下一站,法喜!
苗栗130縣道,四季有美景,春有雪桐秋有楓紅,而今天我們只想歲月靜好的安頓好腹肚飢腸,並享受一場山間的心靈小旅行。
於是,來到卓也小屋。



全素火鍋餐點,吃得自在舒服。席間談起研討班的點滴,也延伸到「種性」、「定性聲聞」的討論,對修行的立場認知頗為一致,對同參道友的關懷護念一樣是如此真誠。想,所謂的法眷屬,就該是如此演繹,非關世俗八卦、人我是非,不需用算盤算計對方,只需帶天秤秤秤自己的真心,也許真心因為太真了而不懂掩飾、未稍加遮掩,在一時半刻間反倒被曲解誤會,然而,師父教導我們「論心不論法」,我相信在成佛之道上,真如本性終將回饋!


餐後,散步在以藍染知名的園區,古色古香、有山有水的園區裡,今日格外寧謐。有隻因愛偷跑進廚房而被栓在告示牌柱的貓,因見遊客的寵物狗而豎毛警戒,特別引起注意。藍染商品小舖裡的種種製品都非常氣質美麗,櫃檯的年輕姑娘同樣親切漂亮。


走走逛逛之間,世外桃源般的曲徑、花草、青山、碧水,已留下我們的行旅足跡,於九華山懺悔、感恩之後,也給予自己祝福,願修行之路如此般光明靜好!更願給予鳳珠學長祝福,願人生大翻轉之後,悲智雙運、道氣莊嚴自在!


感謝今日齋主鳳珠學長、秀卿學長!^^

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台3線與台18線上的「化城」遊

113日週六,逢入冬以來的最低溫強力襲台,這天本是研討班上課日,大眾移師佛三共修法會道場出坡,協助最後的場復工作。
這一天,水氣淨空,冬陽豔豔,蒙護法菩薩佑護,舒美墊一切清洗工作迅速圓滿並晾乾且收整完畢。道場住持和尚尼還特地犧牲午休養息時間,與最後離開的十餘位師兄姐在八角亭閒適開示,憶及佛三法會期間的點點滴滴,在笑談之中,也為此次出坡畫上圓滿句點,且待年底再續殊勝法緣!
接近兩點時候,送走執行長一行人,尚餘兩輛車七個人,不捨如此美好的法喜,於是相約「圓圓的手作咖啡」午茶時光……
小巧簡樸的咖啡小館,適合「喝咖啡、聊是非」,喔不,秀卿學長說是「喝咖啡,聊智慧」。^^


精巧的小空間恰好容受七個人對坐,在淡淡桂花香中,品賞美式咖啡、拿鐵、卡布奇諾等,(若不喝咖啡,也有熱巧克力喔!)當然,還有甜美的茶點,愜意非常!



雖果覺自嘲是「阿娘仔」(閩南語,意為不堪勞力工作的姑娘家),今日的出坡已使兩手施力過度而疲勞發抖,但此刻在鄉間的咖啡小館,在學長們的陪伴下,一邊細啜香甜的太妃咖啡,一邊吃著鋪上時令在地水果的冰淇淋鬆餅及濃濃奶香的奶燒包,當下竟如此開懷,確實的受用一種安和卻歡悅的寂靜之樂,任相隔丈餘的馬路上車來車往,卻竟似遠方音塵,一一隔絕在咖啡香之外……



秀卿學長,在滿心喜樂的當下,分享佛三共修心得,也溯及多年前接觸到淨界和尚之法的因緣,首次在台中兒福館的講座中與二十餘僧俗二眾親受師父的法,當時即深深受到吸引,驚嘆師父的法這麼好這麼實用!此後,任何一場師父主法的共修法會,她都不曾缺席,直至如今。
於是,席間回憶起研討班傳承正法的點點滴滴。從第四期課程開始,班長都會來個課前序分,主題式概括修行關鍵思維,以與眾學長們互勉之,並作為正課的鋪墊,引起動機;在序分之後再趨入正課時,往往更能深入精解法義,助益不少!
在研討班依眾靠眾,若能如秀卿學長說的,以意樂之心參與,堅持相隨相依,或許這些能互相提策、相互護念法身慧命的法眷,正是吾等在面對易障礙修行的家眷,及可能障礙往生的冤眷時,最強而有力的後援會了。
研討班依止和尚的正法,正是在建立學員們的正知見,提升智慧平台,在修行上有正確的發心,至關重要。譬如,若已知生命有限,所剩光陰不多,將用有限生命拚行門還是拚解門?
拚行門消除業障嗎?既是生命有限,行門拚再多亦只能消除累生累劫以來之無始罪障冰山的一小塊冰,對於整座大冰山而言,九牛之一毛,勞而無功啊!唯有趁有限的最後的時光精攻解門,從心性改變,今生是萬萬無法「業盡情空」了,但從心性改變,「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則可帶業往生,到了淨土,在有把握的狀態下一併處理業力。這不正是師父他老人家不厭其煩,一再諄諄叮囑的嗎?
研討班的設立,實在是蒙師父的智慧與大悲心所賜啊!
善良的延祝學長則不忘在言語間讚美鼓勵班長,謂團體中,每個人本就該體認到各有各不同的角色扮演,而「班長」這個角色扮演實在不容易,既受此職位,講課之餘,也照顧到學長們修行的身心狀態,有時給予慈軟慰問、有時難免嚴以警策,無一不是「班長」該有的角色扮演。
班長則是表示每個角色都不容易,均需能突破或安撫自己的內心與習性,才真能安住於研討班。
秀卿學長真誠地表示:她一直帶著意樂的心在上課,有這樣的機會非常感恩,且總是很期待上課,上完課之後都很開心、能量滿滿,可以支持她安然度過塵俗生活。雖如此,但也曾想過自己程度差,是否應該離開研討班,否則會影響大家。班長則表示程度不是問題,道心堅定與否?心態融合與否?才是最關鍵的。幸而秀卿學長後來告訴自己:就是因為程度差才更不能離開,更要穩住。
這麼直白懇切的自剖,引得清通學長笑著說他也曾因為聽不懂想離開,還好最後沒有離開,離開就完了。
四期課程相續下來,學長們都清楚看到清通學長的進步,從原本的閱讀障礙到如今聽經、看講記、口述分享心得、修行心態提升……,是最好的進步代言人。
班長比喻說不是看誰的兵器多,而是看誰能把兵器用得好;和尚強調理觀和操作,真的太棒了。清通學長說到「佛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班長也結合到《法華經》之心法妙,啟動了與十方諸佛常同的本來具足、本來圓滿的心性,則心法妙,一切法妙,正是「心力不可思議」。
聊著聊著,聊到「化城」。1223日「法華讀書會」聚會當天,延祝學長的「中大遍路道」上就有「化城」的示現。延祝學長說,這些譬若「化城」的商店休息站,在他六個小時的行程中,雖非目標,卻很重要,使令他可以休息、補給,且令他明瞭這條路是正確的,只要心中清楚了透這只是「化城」,休息過後要堅持相續的行程,終究可到達目的地。
延祝學長並分享曾在佛三法會被某次結齋偈觸動內心。早已非常熟悉的結齋偈「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這一次,維那師父一起腔,延祝學長竟深深被觸動而哽咽。
日常熟悉但無感的偈頌,此日而引觸內心深處的悸動,想必是延祝學長在修行上有所警戒或有所突破吧!
接續的是在座學長們與延祝學長一番真誠的修學心得分享與建議,同參道友法眷屬之間,不正是該如此這般?不拐彎抹角,直心誠懇,互相提攜勉勵與互相護念珍惜?!


……咖啡杯見底,鬆餅和奶燒包也都下肚,此時法樂正盛,而夕陽已燦爛西方,吾等告別咖啡館,前往「緣素食」續攤晚餐……



淡橘色漸層的夕暮天空,簷下餐桌上是簡單噴香的醬油麵、豐盛的什錦湯、各式滷小菜,不是山珍海味,卻扎扎實實滿足了道人胃。餐間仍是說不盡的法之分享,開心法喜的一天,在樸素的麵館子裡圓滿!


3線上的「圓圓手作咖啡」、台18線上的「緣素食」,護衛著行經這一區的行者,何嘗不是一座座的「化城」,提供給奔向前程的行者們一個可資休憩,卻又通透了知此非終極目標的中繼所?

告別「化城」之後,繼續前進通往「寶所」之路吧!